兩岸今天的的情況,包括陸委會與國台辦及海基與海協的協商管道中斷,其他的管道也是一樣奄奄一息,其實這些都是在預料之中。雙方目前在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上,都不讓步,因此形成了困局。 客觀來看,雙方都有讓步的困難。一中原則是大陸從毛澤東至習近平,都從未改變過的原則,二000年後採用較軟化的九二共識,讓台灣有各表的空間,但即使各表,也是一中的各表,沒有一中,又如何談各表。二00五年連胡會確立「反對台獨」、「九二共識」為兩黨共同政治基礎,隨後並列入兩黨的正式文件中。除此之外,二0一五年馬習會更為九二共識這個灘頭堡插旗,無異透過領袖會面形式,向國際發出明確的訊息。在這種情況下,希望大陸在九二共識讓步,根本是不切實際的幻想。更何況對大陸而言,兩岸官方交流及協商停擺,兩岸貨貿及服貿協議暫停,幾乎沒有什麼影響,因此,大陸也沒有讓步的內在驅力。 再看蔡英文,長期以來就否認九二共識,而且民進黨的支持者,包括群眾與媒體,也不承認九二共識。蔡英文在各種政策上可以有髮夾彎,唯獨在這個具有核心信念意涵的九二共識,沒有髮夾彎的可能,因為只要一轉彎,可能就失控墮入懸崖。這個風險,蔡英文了然於心。 然而,我們也不能不說,蔡英文並非毫無努力,她的確儘量做到所謂「沒有意外、不挑釁」,這也是兩岸目前雖有困局,卻不是鬥局的原因。「沒有意外、不挑釁」只是最低的基本要求而已,因為無法做為溝通的條件。在我們看來,兩岸當前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溝通,而之所以沒有溝通,在於雙方,尤其是大陸,把價碼抬得太高。 此處所謂的溝通,從國際關係的經驗來看,並不是指陸委會與國台辦之間的溝通,而是必須具有代表蔡英文的權威性溝通者。 尼克森當初為了與中國大陸和解,他派出的是自己最信任的國務卿季辛吉。季辛吉成功地扮演權威構通者的角色,為中美之間找到了共識,並且促成了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。依目前的情況來看,大陸是希望兩岸先有互信,再有溝通,這個立場可以理解。但我們必須提醒大陸,如果想要突破兩岸僵局,還是應該先有最高層的溝通,然後再建立互信。兩岸如果不跨出這一步,目前的困局遲早會淪為鬥局,而這正是我們最擔憂的結局。 互信與溝通,有如雞生蛋或蛋生雞,但現在沒有雞(互信),何不先從孵蛋(溝通)開始呢?溝通只是個過程,與讓步與否的實質問題無關,所謂溝通在希望就在,而溝通無,則一切無。說到底,這只是觀念上一轉的問題而已。 【中央網路報】

arrow
arrow

    bxxlnhv3f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